很多人問芭樂媽, 你在教鋼琴, 那你有教小芭樂學鋼琴嗎?
也許很多身為音樂老師的媽媽們, 一定也被問過,
芭樂媽覺得現在這個時代, 不再是以前死板板一陳不變的教學,
有很多活潑、有趣的活動或遊戲, 可以溶入在課程裡面,
但是, 芭樂媽今天要分享的事情是,
爸爸媽媽也可以是一個讓小孩初步認識音樂的角色喔~
芭樂媽會帶著小芭樂一起聽音樂、一起跟著音樂動、一起用音樂說故事,
芭樂媽覺得這是學任何樂器前的熱身, 小芭樂不一定要學鋼琴,
他有了對音樂的認知、對音質的認識、對音色的分辨、對節奏的感受之後,
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進一步去認識它,
芭樂媽總覺得用「學」這字眼聽起來很壓力又嚴肅,
所以才會說去「認識」這個樂器, 去「玩玩」這個樂器~
猶記得芭樂媽懷孕的時候, 非常喜歡讓肚子裡的小芭樂聽音樂,
芭樂媽都會放多種類的音樂,
有巴洛克時期、古典時期、浪漫時期、現代時期的音樂,
也有一些大自然的音樂, 如: 鳥叫、海浪、森林等等的音樂,
還有中英文兒歌, 或是國樂, 亦或是聽經, 如: 大學、論語、弟子規、三字經、心經等等,
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縈繞著悅耳的音樂~
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首普羅高菲夫(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)《彼得與狼》的作品,
芭樂媽在家裡陪小芭樂一起聽、一起說故事,
一面放這音樂, 一面用誇張的動作, 抑揚頓挫的音調講故事,
爸爸媽媽也可以這樣跟小朋友一起聽音樂說故事喔,
說故事前, 爸爸媽媽要先看這影片, 才可以跟小孩一起玩音樂~
芭樂媽在youtube找了很多《彼得與狼》的相關音樂影片,
後來覺得這一部非常有趣易懂, 而且一看就會對這一首《彼得與狼》有非常深刻的印象,
這一首歌是由管弦樂團表演的, 裡面的每一個樂器都代表著不同的角色,
小鳥-長 笛, 鴨子-雙簧管, 貓 -單簧管, 爺爺-低音管,
野狼-法國號, 彼得-弦樂合奏, 獵人-定音鼓,
每一種樂器都模仿得很逼真~
芭樂媽覺得最精彩的一段, 是影片14:46的時候, 大野狼出現了, 音樂的轉折點,
音樂變得很可怕, 很威武, 展現了大野狼兇惡的本性,
影片15:25的時候很緊張, 因為小鳥和貓呼喚鴨子快逃, 不然會被大野狼吃掉,
影片23:27獵人出現的時候, 在醞釀神秘的氣氛, 不知道獵人下一步會做甚麼, 緊張兮兮的,
影片尾聲26:20彼得想把大野狼送回動物園去, 芭樂媽覺得彼得很善良,
大野狼再怎麼壞, 也會放它一條生路, 讓它有悔改的機會~
芭樂媽覺得《彼得與狼》除了可以從音樂中講出動聽的故事, 也可以傳遞道德的美德,
子曰:「過則勿憚改;知錯能改,善莫大焉!」
芭樂媽在google搜尋了一些好玩的填色、配對等等學習單,
爸爸媽媽可以跟著小朋友一起塗塗顏色、連連看, 透過親子互動, 增進感情~
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