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糕點都有食譜影片, 請到youtube搜尋 Qistin Wong TV )
發現馬來西亞的人都很愛捏捏揉揉的做糕點,
台灣這裡比較少看到常常做糕點的主婦,
也或許因為我住在馬來西亞馬六甲, 這個多元文化的國家,
這裡有很多不同文化的糕點,
比如: 馬來糕、娘惹糕、印度糕點、福建糕點、客家糕點、廣東糕點等等,
加上娘家媽媽很愛做糕點,
在這種環境耳濡目染之下,
對於做糕點是很有興趣的, 也不陌生, 因為從小就看著媽媽做,
從小的下午點心就是這些糕點~
來到台灣, 糕點給我的印象,
是銅鑼燒、車輪餅、可麗餅、甜甜圈、雙胞胎、蘿蔔絲餅、水煎包等等,
雖然可以接受, 但是在台灣生活久了,
還是會想念那些有著濃濃椰香味的、七彩顏色的娘惹糕~
這次先來介紹這四種糕點給大家~
最近得知,
傳統糕點紅龜糕, 於2018年登上馬來西亞國家文化遺產名單,
讓許多讓堅守這傳統糕點的業者受寵若驚也喜出望外。
紅龜粿是一種傳統的糕點,為福建人、潮州人、客家人等節慶祭祀的糯米食品。
外皮主要以糯米粉製成,口感軟Q,內餡有咸的也有甜的,
例如:綠豆、椰絲、花生、咸豆沙等等。
材料:
南瓜 150克
清水 45克
砂糖 20克
糯米粉 200克(分成100克+100克)
70~80度熱水 60克
油 15克
豆沙餡料 240克
作法:
1. 將南瓜蒸10分鐘, 爭至軟爛, 打成泥備用。
2. 將100克糯米粉、熱水、南瓜泥, 一起放入盆中攪拌均勻。
3. 均勻後, 加入另一碗100克的糯米粉進來, 一起攪拌至均勻, 搓揉製成團。
4. 成團後, 加入油, 再次搓揉至油被粉團吸收。
5. 將麵團分成每顆38g, 豆沙餡料20g, 可以做12顆。
6. 將麵糰捏扁平, 包入一顆豆沙, 口捏緊後, 放入紅龜粿模型, 壓好後敲一敲脫模, 將紅龜粿放在烘焙紙上。
7. 熱一鍋滾水, 蒸10分鐘, 紅龜粿就完成了。
每顆麵團38g, 餡料20g, 可以做12顆。
這是芭樂媽最懷念的一道糕點, 做出來的12顆,
一家四口秒殺, 瞬間就沒有了,好吃的甜點, 家鄉的味道!
材料:
糯米粉 100g
木薯粉 35g
糖粉 10g
椰糖 100g
斑蘭葉 15~20片
清水100g
椰絲 適量
每顆麵團20g, 可以做12顆。
手做的月餅最有溫度,
趁著中秋佳節, 來動手做一做月餅,
自用送禮兩相宜,
祝大家中秋節快樂!
材料:
糯米粉 50g
沾米粉(再來米粉) 30g
澄粉(小麥澱粉) 20g
植物油 30g
糖粉 40g
牛奶 175g
抹茶粉 5g
紅豆沙餡 180g
作法:
1. 將糯米粉、沾米粉(再來米粉)、澄粉(小麥澱粉) 、植物油、糖粉、牛奶、抹茶粉, 放入盆中攪拌均勻。
2. 用濾網用濾網將麵糊過濾在塗了油的鍋子。
3. 熱一鍋水, 水滾之後, 將麵糊拿去蒸25分鐘。
4. 這時候, 可以炒手粉, 用20g的糯米粉, 放入乾鍋子內, 炒至微微黃色即可, 裝入玻璃罐內備用。
5. 蒸熟後, 放涼1~2分鐘, 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。
6. 30分鐘後, 將麵糰分成32g一球, 紅豆沙餡18g一球。
7. 將麵糰包入一顆豆沙, 口捏緊, 壓月餅模即可。
每顆麵團32g, 紅豆沙餡 18g, 可以做10顆。
黑糖馬來糕,鬆軟到不行,
原來這麼簡單!黑糖馬拉糕!
食材:
1.雞蛋 4顆
2.牛奶 165g
3.水 15g
4.中筋麵粉 215g
5.黑糖 230g
6.鹽 1.5g
7.酵母粉 6g
8.植物油 60g
9.無鋁泡打粉 6g
10.小蘇打粉 6g
11.8吋竹籠
12.烘培紙
作法:
1. 將蛋、牛奶、水, 攪拌均勻備用。
2. 將中筋麵粉、黑糖、酵母粉, 攪拌均勻。
3. 將蛋汁倒入攪拌均勻的粉中, 繼續攪拌均勻。
4. 麵糊過篩在大盆中, 再取出一些麵糊到小碗。
5. 小碗的麵糊中, 加入植物油、小蘇打粉拌勻。
6. 將小碗拌勻的麵糊倒入大盆中的麵糊, 攪拌均勻。
7. 將麵糊倒入放了烘焙紙的竹籠裡, 拍打一下竹籠讓麵糊平整。
8. 放入蒸籠, 中夥爭45分鐘。
訂閱Youtube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/QistinWongTV
追蹤Instagram:qistinwong
加入社團:
「素食世界」 素食•育兒•生活•美食•食譜•媽媽經
「Travelgo 旅行趣」一起交流國內國外好玩的景點
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.